4月3日晚间,中国“第一网红电商股”如涵控股终于如愿登陆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,发行价12.50美元,“网红经济”又再一次引爆话题。 年仅31岁的张大奕按照收盘价7.85美元来计算的话,她的身家已经接近9000万美元(6亿元人民币),妥妥的人生赢家。 1 网红不努力,迟早要过气。 “我根本不care粉丝觉得我努不努力,就算不努力,我现在的成绩也不错。”在专访中面对相关媒体的提问,淘宝第一网红张大奕底气十足地回应。 而作为中国第一网红电商,如涵有113个网红,1.48亿粉丝,年收入近10亿。其中,仅张大奕一个人就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收入。 2014年,张大奕和如涵控股的创始人冯敏,合开了第一家淘宝网红店。 那个时候网红电商才刚刚兴起,她的微博粉丝数还不足百万,到2019年已突破千万,各大平台加起来则超过两千万。 也就是在2014年,凭借良好形象与独特穿搭风格,张大奕迅速走红,吸引了大批粉丝成为其商品的拥趸。2016年实现年销售额3亿后,甚至“张大奕年收入碾压范冰冰”的新闻也甚嚣尘上,间接把“网红经济”概念推向高潮。 而张大奕背后的男人——冯敏,1981年出生,连续创业者,成为张大奕的合伙人之前就做过电商,虽然失败了,但是积累了不少供应链、产品开发、客户管理的经验,所以张大奕和配合默契,2年之内就将淘宝店开成淘宝上最有人气的店铺之一。 有了阿里巴巴的加持,作为网红第一股的的如涵控股照理说应该走的不会太艰难。然而,股价的走势却在人意料之外。 2 如涵控股在2016年8月登陆新三板,2018年1月宣布终止挂牌。 在挂牌新三板前,如涵进行了四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Mr.l互联网创新基地、赛富基金、君联资本、远镜创投、启明创投。新三板的4.3亿元定增中,阿里巴巴、金石投资、钟鼎创投入场。目前,阿里巴巴和赛富均持有如涵8.56%的股权,君联资本持有8.54%的股权。 但如涵挂牌新三板后业绩并不理想,营收增速放缓,业绩不升反降。 2018年4月1日-12月31日,如涵控股营收8.56亿元,同比增长14%,其中产品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.56亿元,占比88.28%;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,占比11.72%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此期间,如涵控股的净亏损额为5750万元,较上年同期扩大120%。 招股书里显示,如涵控股的三大网红贡献的销售量在2017财年占到了集团整体的61%,在2018财年占到了65%——这似乎就是三大网红的最高光时刻。 不过,每个网红都有生命周期,红火过后也会衰弱,极度依赖大网红的电商难免会有增长的真空期困局。 3 “以前做模特就是笑、拍照的重复,是一个不会思考的职业,没有挑战。” 2018年2月,张大奕的挑战还是来了。 张大奕在自己的微博小号上发布了一条“洗面奶‘打版CPB’”消息,并配图把自家研发的新款洗面奶与CPB进行对比,称“感觉原版CPB洗后的水润感低于新版”,因而惹怒网友,指责张大奕赤裸裸的山寨CPB、卖假货。 据了解,如涵一共签约了 113 位网红,包括张大奕、大金、虫虫、左娇娇和管阿姨等。它为这些网红开了 91 个自营网店。如涵的三个“头部网红”每人每年带货的销售额超过 1 亿元人民币,还有 7 个每人每年能创造 3000 万至 1 亿元人民币销售额的网红。 网红涉及的领域也日渐增多,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带来了更强的变现能力。过去一年,网红电商、广告、直播打赏、付费服务以及演艺代言培训等变现手段,都取得了可观的增长。 淘宝生态在渐渐变化,阿里对“网红经济”吆喝声,已明显弱于前两年。回避不了“粉丝老龄化”问题,网红们的应对方案是只有把产品和品牌做得更精细化,培养自己的网红,创立新品吸引新粉。 张大奕的确只有一个,如何培养或复制更多款“张大奕”,在外界看来是考核如涵在“网红+孵化器+供应链”真正成功与否的关键。
直播2小时成交2000万,网店28分钟卖了1个亿,年收入过亿的人气网红……这些标签,早就已经成为网友和粉丝们对张大奕的评价。
2016年11月,阿里巴巴花费3亿入股了张大奕和冯敏的公司如涵控股,让这家公司的估值达到了31.3亿元。
而这一次张大奕靠带货走向上市,也有很多人认为会激发淘宝直播新一轮的蓬勃发展。
尴尬的是,截至4月4日凌晨美股收盘,如涵控股大跌37.2%,报收于7.85美元,上市首日就已经破发。
从这一过程和初步结果来看,大量网红并未给公司带来切实的收益保障。
随后,张大奕把相关微博删除。自己还反思:“做美妆跟做服装不一样,不能拿以前那套营销做事(服装企业常用‘打版’),首批洗面奶(公测)是5000单,争议发生后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了返单,发生这事后,很多员工一度挺担心的,士气也很低迷。”
不过,中国网红电商第一股,如涵要面临的挑战还很多。